最近台灣高教界最夯的話題,就是「媽寶現象」。在為孩子好的背後,學會「適時放手」才是現代父母的課題。
許多家長「不懂也不敢放手」,造成全台大學校園媽寶學生越來越多。 (攝影者.許世穎)
九月初,大學新鮮人開學,台大宿舍裡,最忙碌的人是大一新生家長。
家長們滿頭大汗提著行李箱上上下下,忙著幫孩子打掃宿舍、鋪床、整理衣物,孩子則站在旁邊,低頭滑著手機,彷彿父母忙的事,全跟自己無關。
「我孩子睡過頭,要請假」,「我女兒要註冊,該怎麼辦理?」「我兒子要出國,須申請成績單」「我小孩要休學」……,這裡不是幼稚園,是國立政治大學學務處,學校的行政人員與家長之間常有的對話。
以上種種,幾乎天天在國內大學校園上演,近日台大學務長陳聰富終於忍不住在新生開學日感嘆「媽寶學生越來越多」。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劉宏恩也公開宣稱「不歡迎媽寶」來上課。
台大、政大教授「一語驚醒社會」,輿論掀起「媽寶」大討論。
凡事父母代為解決
媽寶現象從特例變常態
什麼是「媽寶」?所謂的「媽寶」是指家長全方位介入孩子的學校生活,從生活起居、交友、選科系、校務行政,無所不管。甚至孩子成年上大學、進職場、成家立業,仍然凡事依賴父母。
媽寶在十年前還是特例,但最近兩、三年越來越普遍,現在大學生「一切問題都由家長代為解決,」劉宏恩說。
「我兒子想修你的課,可是沒選上,可否幫忙加簽?」「我們全家要出去旅行,但剛好遇到期末考,可不可以幫我孩子提前考試?」「我女兒要當交換學生,可否讓我也一起同行?」劉宏恩這幾年接到家長們的要求可說「五花八門」。
甚至在他自己擔任班級導師時,還曾遇到學生不管是選擇科系、參加社團還是畢業後的就業方向,家長都要樣樣控管的個案。
媽寶越來越普遍,中小學校長協會常務理事、新北市光復國小校長邱承宗認為,「媽寶」實是來自「寶媽」,應該先省思和檢討的,不是孩子,而是不懂放手的家長。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