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香港網路上被瘋狂轉貼一張香港身份證圖片,持有人的中文名字叫做「激烈的海胆」,引發網友熱烈討論,大讚名字「搞笑又霸氣」。雖然有人質疑圖片是惡搞改圖,但經過網友熱烈的人肉搜索後,證實真有其人!他是從法國到香港讀書的交換學生杜彭(Humphrey Dupont),現就讀於香港科技大學,曾參加大專越野賽,比賽成績單上的中文名字也是「激烈的海胆」,這位「海胆哥」還在個人《臉書》(facebook)加上了普通話拼音「激烈的海胆」,但對於中文姓名由來,網友卻摸不著頭腦。
香港《蘋果日報》記者在《臉書》上嘗試接觸「海胆哥」,終於破解了「激烈的海胆」之謎。原來海胆哥來香港後第一個星期,在海灘附近不小心踩到一顆海膽,讓他突發奇想,在《Google》翻譯了「Fierce Urchin」,結果翻譯出的簡體中文是「激烈的海胆」,他在申請香港身份證時就把這幾個中文字填在申請書上,港府入境處也沒有反對,結果就得到這個中文名字。
「激烈的海胆」這個名字除了新奇有趣,更讓網友長了見識,因為有人以為「胆」是簡體字,以為這張身份證是惡搞改圖。但有網友引用明末撰寫的《正字通》作考據,指古人早把「膽」字寫成「胆」,不是已故的毛澤東推行簡體字運動後才出現的產物。
另有許多網友以為,香港身份證只能容納4個中文字,但《人事登記規例》列明,以中文書寫的名字,「身分證可以只載前6字」,也就是說,如果申請人的名字多於6個字,身份證上就不能顯示全名。而英文名字則以40個字母空間為限。
香港巿民有權隨意改名,不須跟隨父母姓氏,但原則上不可使用涉及冒犯性或粗口字眼,過去有港人改名為「凌晨一吻」或「小小燕子」,也曾引發一時討論。但有些字眼並非粗口,卻不可用於中文名字,例如巿民不可改名叫做「香港政府」,但一些政府部門名稱或者專業用字,卻又未必受到同樣限制,香港巿民如想改名為「廉政公 署」、「海關」、「警務處」或者「特首梁振英」等等,可以向入境處查詢是否可行。(於慶中/綜合外電報導)
海胆哥曾參加香港的大專越野賽。香港《蘋果日報》提供
更多文章,都在【蘋論陣線】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