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台北市長參選人、抑或是台大名醫這樣的兩個身分,在一般人眼中,都還是有段距離的。但知名編劇家吳洛纓,昨日在臉書上分享了她在還不認識柯文哲時,與他在台大醫院接觸的經驗,讚美他是「一個有高貴品性的好人,一個真正的醫生」,儘管文中還是表明「我會投給馮光遠」,但文章細膩而溫馨,讓網友瘋狂轉發還改謝她「謝謝妳讓我們更了解柯文哲」!
吳洛纓曾以《白色巨塔》劇本,奪下金鐘獎,為影劇圈內知名編劇,她11日於臉書PO上一篇文章「當時我不知道他是誰----關於柯文哲」,鉅細靡遺道來,她與柯文哲的第一次相遇,以一個抱著孩子焦急求醫的母親身分。
吳洛纓表示,當時她帶著三歲和五歲的孩子在刷油漆,沒想到哥哥不小心,將白油漆刷上妹妹的眼睛,當時她六神無主,只知道抱著孩子往台大急診室衝,檢查後發現幸好沒有大礙正要去結帳時,「一個長袍醫師不知道在外面看了多久,他拿起一隻手術手套。撈了一點空氣綁起來,用簽字筆畫了一下,變成一隻兔子,送給天然…天然笑了」!
當時她還不知道這人就是柯文哲,只知道這醫生告訴她,「明天回來複診的時候,不用掛號,直接到急診室找他。看一下就好了!」吳洛纓說,「我相信,他要我們回去直接找他,是不想看起來就知道應該無礙的案例,因此又浪費了健保資源,說真的,這一切都不太關他的事,他是急診主任,不需要來做兔子哄孩子。在我寫劇本的調查與親身經歷中,他們真的連睡覺的時間都不夠。」吳讚美柯「我相信他是一個好人,一個有高貴品行的好人,一個真正的醫生。」!
只是儘管如此吳洛纓仍強調,自己還是會支持好朋友馮光遠。但網友仍瘋狂轉發這篇文章,留言「謝謝,這是所有寫柯P的文字裡,最有溫度的一篇」、「我在台大,常看到他,他很親切,我相信他能改變台北,連先生真的離我們太太太太太遙遠了…」!(劉邠如/綜合報導)
吳洛纓臉書全文:
當時我不知道他是誰----關於柯文哲
那天下午,三歲的天然和五歲的天澤,一起陪媽媽到新辦公室刷油漆。
為了讓他們有事做,給了他們一人一把小刷子,我們三個人蹲成一排,一起要把眼前的木板刷白。
就在一瞬間,天澤一個轉身,手上的刷子正正好刷在天然的眼睛上。
我感覺自己幾乎快昏過去了,接下來的一個小時,全身一直在微微顫抖。
『媽咪,我的眼睛黏在一起了』天然叫了一聲,但她沒有哭。
我們在重慶南路上,我抱起她,牽起天澤,往臺大急診室衝。
無心刷到妹妹的天澤,也是一臉驚恐,但很鎮定地跟著我。
天然前額的劉海、眉毛、睫毛都是白的。
急診醫師趕快幫天然洗眼睛,幸好沒有弄到眼球,有驚無險。
天然還是很勇敢的都沒有哭。
就在我抱著天然走出治療室要去結賬,
一個長袍醫師不知道在外面看了多久,他拿起一隻手術手套。
撈了一點空氣綁起來,用簽字筆畫了一下,變成一隻兔子,
送給天然。
對,他沒有說什麼妳好勇敢之類的話,就是送給她,天然笑了。
哥哥在一旁也鬆了一口氣。
然後他告訴我,明天回來複診的時候,不用掛號,直接到急診室找他。
他看一下就好了。當時我沒有多想,只是慌亂地點點頭。
養孩子那麼些年來,大小陣仗也遇過不少,也曾經半夜一個人抱著一歲的天然去臺大掛急診,但那一次卻是我第一次感覺到,遇見個讓你安心的醫師。
那年,我剛寫完白色巨塔,對臺大醫師的印象,自父親過世後一直沒好過。
但從那天起,我對臺大稍稍能釋懷。
這不是什麼了不起的葉克膜手術病例,不是他從死神面前把我的寶貝帶回來,他只是做了一件小事,我在小事裡,看見一個人的全部。
對,他是柯文哲,我離開醫院才想起來他很面善。
第二天,因為修去劉海之後的天然,沒有什麼狀況,我們也沒再回去複檢。
但我卻相信,他要我們回去直接找他,是不想看起來就知道應該無礙的案例,
因此又浪費了健保資源,說真的,這一切都不太關他的事,他是急診主任,不需要來做兔子哄孩子。在我寫劇本的調查與親身經歷中,他們真的連睡覺的時間都不夠。
後來在許多關於他的事件裡,我都相信他是一個好人,一個有高貴品行的好人,一個真正的醫生。
當然,這和我支不支持他參選臺北市長無關。很早之前,我就說我支持我的好朋友馮光遠到底。但他們的參選,都讓我看到臺灣的未來有希望。
只是從他們宣布參選後社會的反應,讓我重新思考一個問題,我們希望一切能有所改變,變得更好。但我們為什麼又始終拿著過去『政治人物的樣子』,在檢查、度量他們像不像一個『政治人物的樣子』,從他們說話的方式、到策略、到穿著、到反應、到社會禮節?不然就是不夠成熟、不懂人情世故、自以為是。
是不是這樣的期待,把一個個可能在從政時懷抱著理想的政治人物,推向一個『政治人物的樣子』,然後我們說他們是政客。
久了,他們就越來越像政客,弄出讓許多人都嫌它發臭,又期望它改變一切的政治圈?
我想起二十年前,民進黨在臺北市勝選的第二天早上,走在新生南路上腳底是輕飄飄的,懷抱著重生一樣的希望,覺得這個國家有救了,前面的路都光亮了起來。二十年過去,改變卻停止了,台灣或者臺北一直在僵化中,漸漸抬不起手腳,然後抬不起頭。
如果我們希望改變繼續發生,或許就從改變我們心中對政治人物的定義開始吧!?我們需要更多不一樣的人參與政治,一切才有改變的可能。謝謝柯醫師,你做的一切,包含參選,都不是多的,一定會改變些什麼,我深信。
【臉團】:臉書熱門粉絲團最新動態大集合【蘋論陣線】:最新評論及獨立媒體每日總覽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