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金融股力挺撐盤,但中小型股走勢趨軟,加上市場追價意願不高,導致台股昨(20)日走勢震盪,終場上漲44.27點,收在9,288.05點,成交量僅887.3億元。
台新投信董事長吳火生指出,從7月下旬的回檔調整以來,原本預期8月中旬半年報公布以後,就可以整理完畢再度上攻。加權指數從9,600點跌到9,000半年線附近,的確有守住。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說的「穩健樂觀」,也帶給市場不少信心。
不過,受到近期生技股拖累,櫃買指數又失守年線,在店頭市場還沒完全穩定的情況下,加上一些中小型的高價股近期股價還在修正,影響到進場的信心,因此成交量能也無法放大,預期指數盤整的時間可能會拉長到8月底至9月初。
吳火生分析,目前地緣政治風險對歐美股市的影響已經變淡,市場目前關注的是22日起在美國懷俄明州Jackson Hole舉行的全球央行會議,聯準會(Fed)主席葉倫及歐央行總裁德拉吉都將發表談話,對於美國後續升息的時程,以及歐洲是否會繼續持續貨幣寬鬆。後續貨幣政策的動向,也會對台股產生影響。
匯霖財務研究分析師楊師銘指出,加權指數如果盤整太久也不好,因為離選舉日期愈近,變數愈多,投資人會變得不敢有動作,反而不利指數攻高。
摩根新興科技基金經理人龔真樺指出,由於制度面對中小型股管理趨嚴,加上成交量能持續處於萎縮狀態,市場氣氛偏向短線進出,使得中小型股走勢波動加劇,進而拖累台股上攻力度。
儘管成交量能低迷,但龔真樺指出,外資買氣漸有回籠,已連續四天買超,累計買超金額逾133億元,並持續回補期貨空單,目前淨空單下降至3,235口,顯見外資法人對台股有轉多趨勢。
展望後市,龔真樺認為,國際股市回穩,有助於台股氣氛擺脫低迷,然而,多頭若要重振旗鼓,成交量能必需增溫才能助攻,否則仍難脫區間盤整格局,短線先觀察指數能否先攻上季線。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