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edded content]
既然鏡頭沒有人家好,那就盡情的打鼓吧!
出國旅行,你會怎麼記錄旅程?蒐集明信片,在各景點拍照。張詠翔(赤木)說,「看到大家旅遊都只拍照,所以想用些不同的方式,記錄這段出國經歷。」
身高185公分的赤木,是個愛打鼓的上班族。白天在科技業工作,晚上在樂團打鼓。前陣子,他獨自去了趟澳洲,待了4天沙漠、5天雪梨。大家都知道,台灣的上班族,請假不容易。出發前,他思考著,怎樣記錄這個得來不易的假期。
那就做自己最愛的事:「盡情的打鼓吧!」
9天的澳洲行程,赤木帶著1組爵士鼓棒、節拍器和錄音筆,走遍雪梨和中部沙漠,看到喜歡的景點,便以其為背景,就地蹲下用鼓棒在地上打上1段,並將它錄製成影片。隨手可及的東西,都是他的鼓面,包括岩石、樹枝、沙灘以及各地的路面。
影片中,「世界的心臟」烏魯魯(Uluru)的巨岩另人震撼、風之谷(Kata Tjuta)總是讓人連想到全球知名的動畫片,赤木還到過曼利海灘(Manly Beach)、國王峽谷(Kings Canyon)、雪梨歌劇院、岩石區(The rocks ,雪梨舊城區)…等地。他說,在雪梨,像他這樣隨性表演的人很多,但在沙漠,打鼓卻容易吸引許多當地人注意,成為朋友。
「我想用自己的興趣,記錄自己的生活。」回台灣後,他將數十段打鼓短片,配上音樂,製作成1個音樂影片上網分享,給自己1個最棒的澳洲回憶。他笑著說,整個構想,都是在出發前2天才決定的。「有別於單單拍照,如果你喜歡跳舞、彈吉他、彈貝斯,甚至唱歌,都可以用你的興趣,打造專屬於你的旅遊記憶。」
想知道更多你我周遭生活中,有趣的事情,請上蘋果地產王粉絲團
赤木無意間發現,隱藏在雪梨巷道中的鳥籠街(Forgotten songs),相當震撼感動。翻攝YouTube網站
赤木在國王峽谷敲擊岩石,當地的朋友相當大膽,站在懸崖下方當畫面背景。翻攝YouTube網站
海砂遭敲擊發出的音量很小,但卻是最自然的聲音。翻攝YouTube網站
雪梨的舊城區,有發現什麼特別的地方嗎?翻攝YouTube網站
歌劇院夜晚景色,就算什麼都不做,看著它發呆也不會無聊。翻攝YouTube網站
下班後的赤木(左1),是「睡帽樂團」的鼓手,擅長各式敲擊的樂器。圖中地上的木柱叫做雨聲柱,會發出雨聲。張詠翔提供
【臉團】:臉書熱門粉絲團最新動態大集合【蘋論陣線】:最新評論及獨立媒體每日總覽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