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網站訊 2014年財經年會於2014年11月26日在北京中國大飯店正式召開。2014年,全球經濟仍處於危機后的溫和復甦期,新一輪經濟周期起點已經來臨。難題諸多,
金融界網站訊 2014年財經年會於2014年11月26日在北京中國大飯店正式召開。2014年,全球經濟仍處於危機后的溫和復甦期,新一輪經濟周期起點已經來臨。難題諸多,然再一次有望進入螺旋式緩慢上升階段。錯綜復雜的全球經濟局勢和格局,對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增多。如何未雨綢繆,既著眼於大局又盡早防范各類風險隱患成為關鍵。本屆年會主題為“2015:預測與戰略”。 夜話四:財富管理與全球資產設定,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中國金融研究院副院長錢軍教授出席會議並做了主題演講。
![11](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mg.jrjimg.cn/2014/11/20141127222736288.jpg)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中國金融研究院副院長錢軍教授
錢軍表示:解決封閉問題就是開放,當然一下子開放可能是有問題的,實際上你可以從最近20年對很多危機,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危機,尤其是97年98年亞洲金融危機看到一下子開放有很大問題,所以資本開放是逐漸的過程,這個正好是我們國家做的事情,我從我自己的觀點來看覺得應該開得更快。我們金融體系是與世隔絕的這是最大問題,我們整了半天大部分只能在國內搗騰,國內第二個問題跟第一個問題有關,我們國內金融品種太少,債券里面最大一部分是公司債券,這個公司債有高頻級低頻級,我們國家沒有這是很大問題。沒有對沖工具這是很大問題。
對於很多債券類的產品,不管是標準化還是非標的,實際上里面風險劃分不是很清楚,這個造成對很多風險評估非常大的難,我們知道不可能達到無風險10%的收益,破產風險到底有多少這個說清楚很很難。
以下為演講全文:
錢軍:非常感謝,這是我第一次參加《財經》年會,咱們講到這個問題,就直接說這個問題,我在美國生活工作20年,我們一家人去年全部回來的,我回來以后馬上又要去美國,我到銀行干什么事?換點美元,我一去銀行他說你身份證拿出來,填十個表然后過兩個星期通知你,我當時一想我忘了這是在中國,因為在美國生活慣了。第一個我想說財富管理定義很難定義,剛才我非常同意王總說的話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是第一個。第二個你財富管理第一個目標是要保值然后才會是增值,然后活150年,咱們孩子可能生活300年,所以財富管理很重要第一個是保值,從金融學來講保值非常重要是設定,你要多元化,你不能往一個籃子放,不管那個籃子多好肯定會出問題,雖然我們經濟是世界第二,有可能是世界第一但是我們金融體系是與世隔絕的這是最大問題,我們整了半天大部分只能在國內搗騰,國內第二個問題跟第一個問題有關,我們國內金融品種太少,債券里面最大一部分是公司債券,這個公司債有高頻級低頻級,我們國家沒有這是很大問題。美國還有一個對沖基金,牛市的時候好管理誰都很牛,熊市的時候你能賺錢嗎,在美國很簡單對沖基金可以通過做空的狀態照樣可以賺錢,美國有幾個對沖基金30年沒有一年收益是負值,這個是很了不起的,為什么?就是熊市的時候包括危機的時候你還是很賺錢。股市里面看到獐子島(行情,問診)出事之前你覺得有問題了,在海外市場可以做空可以賺錢的,不要等到幾億的沒了你虧欠,所以對沖工具沒有這是很大問題。
第三個就是股市,這個股市做了一個比較大的研究,中國股市最近起來了,實際上股市很不規範。跟美國比較咱們股市從92年到2013年年增長是3%左右,同期通貨膨脹在4.5左右,什么概念?通脹之后你丟錢,然后我們波動率是49%,美國標準的普爾92年到2013年平均收益每年是8%左右,美國平均通脹是3%左右,剔除通脹還有5%,而且波動率只有21%,連我們一半都不到。咱們中國有很大的家庭,最大家庭是國家,咱們國家有四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這是全世界第一,牛,中國多少錢,咱們國家外匯儲備是怎么置的?一大半是投在美國國債,美國國債收益是多少?大概1%左右,它拼命的量化寬鬆,美元一貶值人民一升值,我們以美元的債就變少了。如果咱們中國收益外匯儲備四萬億一半放到美國股市,每年的收益那個錢相當於我們國家的GDP可以增長1.5%,每年可以增長1.5%,把兩萬億美元放到美國股市里面去,每年收益相當於中國GDP增長1.5%,而且1.5%的增長是什么?是低碳增長,不用你燒塊碳,不用中國去污染,剛才我說投資不需要污染就可以做到。第一個我說最大問題,跟第二個問題,第一個我們金融體系與世隔絕,在全球范圍內金融危機以后發達國家相關性提高了,以前通過多元化減少風險的能力沒有以前強,對於我們國家來說走出去分配資產很重要,第二個產品太少。相關兩個剛才房地產說的太多了,在美國還有一個大量財富管理是專業機構來做,我們現在國家機構也在起來,要真的機構來做的話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法律上東西要健全,比如說信托上的東西,你委派專業人士,像秦總這樣專業人士,而且有風險隔離的委派他管理你財富。第二個財富本身,我們美國教很多金融學生,我中國也教很多金融學生,我們機構缺國際實戰的經驗,因為你國內配資產就是那幾項東西,實際上這個機構要提高,還是要跟世界接軌。比如說這方面可能在一些自貿區可能有一些比較好的市面的機會。
我們這個財富管理最大問題是封閉,封閉解決問題就是開放,當然一下子開放可能是有問題的,你從實際上你可以從最近20年對很多危機,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危機,尤其是97年98年亞洲金融危機你看到一下子開放有很大問題,所以資本開放是逐漸的過程,這個正好是我們國家做得事情,我從我自己的觀點來看我覺得應該開得更快。為什么這樣說?剛才我說我們外匯儲備四萬億,這其實對國內流動率很大,美債進入央行要蒸發6億的人民幣,我們資本控制還有很多熱情通過各種渠道進來,出去的時候也很難控制,我覺得像互港通、QB這樣的,可以看得見,可以控制的雙向頻道是非常好的做法,逐漸把這個口子拉得越來越大,這個風險可控的,比如說互港通你錢到香港,這個錢停在上交所,港交所的,你拿五萬美元是合法渠道,到美國玩一圈買很多經濟,甚至刺激美國經濟對我們中國有什么好處,沒有什么好處,互港通這個錢看得見,放在上交所那,如果買以后賣這個錢回來了,這個錢看得見而且可以控制,慢慢出去以后更重要你要有多遠化的渠道,港交所是開放平臺是國際型的股市,但是港交所也有一個限制從分散風險來說,因為港交所上市80%的公司都是中國內部的公司,沒有達到你要分散全球風險,在風險可控情況下更多開展資本項目,不斷對國家宏觀經濟有好處,而且給中國大大小小的財富管理帶來很多的便利。
錢軍:我們現在整個金融體系有很大問題,不管是信托還是銀行,你剛才問利率市場化也好可能有一些中小銀行會出這個問題,就是整個社會對風險的預估,很多人覺得哪一塊風險是由投資者承擔,哪一塊由機構承擔,哪一塊由政府承擔這個不是很清楚,這個很危險的,投資學里面最基本你說要做投資要搞財富管理有一個很基本你要知道無風險收益曲線,人家問我中國無風險收益是多少,我說這個問題很難答,你看國債收益,那理財產品說我一年12%也是無風險的,這幾位實操的怎么想,還要看回購的市場,現在很大的問題,比如說地方債的問題,企業債也好有風險但是我不覺得發生全國性的風險包括房地產,但是市場也好參與者也好對於風險的任期這個很有問題的,這個沒有理清楚的情況下有很多問題很難講。咱說一個是企業有問題,那很多中小銀行也有問題,如果真正做利率市場化可能中小銀行業有問題,老百姓覺得錢放在銀行肯定安全,到最後都是國家兜底,不一定,要把高風險高收益理財產品風險說清楚,一個中國什么叫做無風險,第二有風險,哪些風險誰承擔這個要搞清楚。具體說到企業債我們這邊也有違約了,我覺得可能是非國有企業,如果這個企業破產了這個問題可能比較好梳理一些,可能最復雜也是最難處理的可能是國企或者包括地方政府,這個里面風險的劃分是很難的,所以里面有沒有風險肯定是有。
中國債券市場要真的發展起來,尤其是你讓人家有信心買你高風險的產品,因為發達國家在美國第一個增信系統很強,然后有評級系統,評級系統不是很完善基本上來講也是有一個參照的體系,然后高風險中小企業也可以發債,市場知道它有風險的情況下也可以買因為它利率很高,收益很高,對風險有一個評估,這是我們債券市場根本問題,對於大的風險誰來承擔,剛性兌付是一個部分,所有體系里面金融風險誰來承擔這個不清楚,債券市場肯定有風險,很多信托產品說十幾,現在可能低了,很多由於大環境的變化,我覺得可能債券市場做起來很大一部分可能咱們真的經歷很多起破產,咱們真的把破產的過程走一遍,讓債權人真的通過法律程式把這個資本收回來,這種情況下市場對風險把控清醒認識下,可能我們才能夠對很多東西進行風險評估,因為現在情況下很多東西很難評估的,這一點我同意王總說的這一點來講股市有風險確實有風險,這個大家都知道,但是對於很多債券類的產品,不管是標準化還是非標的,實際上里面風險劃分不是很清楚,這個造成對很多風險評估非常大的難,我們知道不可能達到無風險10%的收益,破產風險到底有多少這個說清楚很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