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ermesKing (Hermes)
看板movie
標題Re: [好雷] 嫌疑犯X的獻身絕妙的角色平衡
時間Thu Jul 11 02:36:05 2013
防雷。 這部片非常值得一看! 理性面,石神的手法並沒有什麼令人難以接受的BUG 。 石神手法是建構在「
他判斷後的低可能性之下」,本身就存在一定會被識破的機率。 像是被考量在內的:被害者身分辨明--生物跡證:DNA 檢測/指紋。 在石神參考花崗所說「富樫離婚前無前科」後,以警方無富樫DNA 資料的方向設計誤區。 因此才設計「讓遊民於旅社內留下生物跡證」,
製造了屍體及錯誤參數。 令警方依所取得的證據合情合理地做出以下推理:
失蹤通報:旅社是富樫租的→旅社內的生物跡證屬於失蹤者富樫→加入比對資料庫
(錯誤參數) 無名屍體:無名屍DNA (假設留有帶毛囊的頭髮)→無名屍=富樫
(依錯誤參數得出的錯誤結果) 作案時間:位於腳踏車報失時間與死亡時間之間→作案時間=2 日晚間7 點
(遊民死亡的正確時間,但身分被誤導為富樫) 石神也依此做出兩個方案,並設計了各式手法兼顧證據面與心理面: 1.以不可被破解的不在場證明令花崗母女脫罪。 2 日當天的花崗母女行程,確立了「偽‧富樫死亡案」的不在場證明。 也強化了花崗母女作證時,心理上的後盾--我說的是實話,我不在場。 2.當死者身分被懷疑時,代替自首認罪。
(備案) 保留的作案工具、精心設計的竊聽、跟蹤、恐嚇信,製造了石神的作案可能及動機。 親手一點殺死遊民,更強化心理上的後盾--我說的是實話,我有殺人。 以及再次確保花崗母「女」,洗脫嫌疑。
(富樫屍體會暴露美里的參與) 只可惜再怎麼縝密的計畫,為了作者的惡趣味,終究要因「意外」而曝光。 未被考量的意外:天才‧湯川。 推論真兇:殺人不是石神的最佳解→石神並非殺富樫的兇手→石神是為人頂罪 石神在意外貌→愛上花崗→花崗是石神所欲頂罪的人→花崗是真兇 破解手法:誤區‧石神的出席紀錄:2日、3日請假─┬→破解犯案時間與手法 時鐘的束縛、可有可無的齒輪→遊民消失┘ 整個流程下來,具有堅實的邏輯性存在
(不過天才‧湯川的部分實在是太天才了)。 接著,只要假使花崗沒銷毀那封親筆信信,便足以令本案重新偵查了。 這也是令石神狀若瘋狂的原因之一。
(順帶一提,為令花崗能毫無疑慮的定罪檢方必須另外取得正確的索引參數。 也就是,檢方必須要取得富樫父母的DNA ,排除無名屍是富樫的錯誤連結。 或著,死亡遊民的家屬前來認屍,為該無名屍建立出正確的索引。) 撇除手法的部分,從湯川的角度來看更是掙扎。 理性上,每個人都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V.S. 理性上,真相並不能帶來幸福的利益衡量 同是理性的衝突,該如何抉擇? 至於從花崗的角度切入我會當機,還是省略吧! 本戲的感性面更是難以名狀的動人、沉重及令人惋惜。 石神的獻身,是一份動人地奉獻之愛。 但這份奉獻卻沉重的令花崗難易負荷。 最後著實令人惋惜,惋惜一份不被接受的奉獻。 也惋惜最終,那份沒人得到的幸福。 有人說嫌犯X的獻身,那個X是石神與花崗相互的獻身。 但我卻不這麼認為,花崗只是做不到去承受這份沉重的愛罷了。 怎麼只有我們得到幸福? 笨蛋!看著花崗你得到幸福就是石神的幸福啊! 雖說這麼沉重的愛,能受得住的,大概也沒幾個吧… -- 愛 我卻不能夠給妳我全部 我能給的 卻又不是妳想要擁有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0.176.112.40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