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黃欣 綜合報導】
美國康乃爾大學學者周一 (4日) 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近日吸引注目的比特幣 (Bitcoin) 有系統上的缺陷,若被有心人士利用,比特幣可能會失去自我完善、去中心化的特色,淪為被大型機構所掌握操縱的普通貨幣系統。
《CNNMoney》報導,這份由教授Emin Gün Sirer 與博士後研究生 Ittay Eyal 所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比特幣的缺陷來自於它生成的方式:人們在用電腦競相解決複雜的計算難題時──此情形被比喻為「挖礦」──會獲得比特幣。比特幣現在生成的速度為 10 分鐘 25 個,基於人們的競爭狀態,比特幣基本上是平均發行的。
不過報告認為,比特幣挖礦者可以利用系統中的弱點,擁有比其他人獲得更多比特幣的優勢:在解決一計算難題後,卻不將解法公開,讓其他人繼續瞎忙,自己則開始進行下一個難題的計算。
若有一群自私自利的挖礦者集結起來這麼做,他們將在難題計算上獲得更多優勢,也將賺進更多比特幣。將這個集團大到一定程度時,他們便可能控制這個貨幣系統,違反當初「去中心化」、「不被操控」的立意。
若研究報告所假設的情況成真,那麼比特幣就和由各央行所控制的美元、日元、人民幣等沒有不同,控制比特幣的集團也將可隨意操控匯率。Eyal 表示,沒人想破壞比特幣的存在,但這個漏洞可能會被有心人所利用。
從比特幣被發明至今不過短短 4 年,雖然系統預設的發行速度緩慢,但近來比特幣匯率急升,到周一為止,這個市場已有 26 億美元規模。不過這份報告的公布並未對比特幣匯率造成什麼影響。
Sirer 與 Eyal 指出,現在已經有大型的挖礦集團存在,雖然它們看來並未採用上述的自私做法,但也說不定是在暗地裡進行。而他們建議改變一下比特幣的「挖礦規則」:每個挖礦集團的挖礦力不應超過整體的 1/4,以確保它們無法全面控制這個貨幣。
目前在市面上流通的比特幣有 1190 萬個,使用者除了可以在黑市交易外,比特幣現在也吸引主流企業的目光。比如百度 (BIDU-US) 日前就宣布接受以比特幣做為支付方式之一。創投公司也開始對比特幣相關的新創企業產生興趣,如製作比特幣支付工具的 Circle Internet Financial。
『新聞來源/鉅亨網 http://news.cnyes.com/ 』
關鍵字: 財經 鉅亨網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