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及工程師,結合折紙藝術、兒童玩具,甚至好萊塢電影「變形金剛」的概念,創造出會自我組裝的紙片機器人。這種發明可能引發自動機器裝置革命,引進低本低廉,而又容易製造的機器人。
這種利用工藝店材料製造的機器人成本只要100元,包括80元的現成微形電池和馬達,其他材料費為20元。一旦啟動,從平板紙張變成會走動的四腳機器人,前後只要四分鐘。
專家說,這種新式機器人日後可能用於太空探險、進入崩塌災區進行搜救,或是加快裝配線的製造流程。這種科技也可能用以製造自我組裝家具,甚至在災區自我組裝臨時避難所。
雖然這種發明可能還要再過幾年才能上市,可是在「科學」期刊發表的研究報告說,這種新進展為個人化機器人開啟新的疆界。
哈佛研究員費爾頓 (Sam Felton)說,這種裝置不僅材料很便宜,而且很容易重新設定程式,製造不同功能的機器人。
這種細薄機器人是用一些材料層層組裝而成,包括紙張,中間有一層蝕刻成網狀電引線的銅,外層是會記憶形狀的聚合物,一加熱就會自動折疊成預設形狀。一旦啟動電池和馬達,平板材料會自動折疊起來,然後像螃蟹一樣急急忙忙的走開。
初步製造的機器人使用比普通8.5x11吋長寬的紙張略小一點的平板材料,自動組裝成的機器人長寬各約六吋,高約兩吋,重量不到三盎斯,每秒可移動大約兩吋。
費爾頓說,他們花了大約1萬1000元,打造用以製造這種機器人的裝備,然後只要花100元材料費就可以製造一個新的機器人。
研究團隊希望自動組裝機器人的商業用途會逐漸增加。費爾頓說,以後想要蹓狗機器人,甚至能夠陪伴下棋的更複雜機器人,可能只要到擁有製造這類裝置的商店訂購就行了。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