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經濟部長杜紫軍表示,北部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勢必要興建,但由台電或中油興建,經濟部目前沒有定見,但會評估企業經營效率,國家能源安全兩項問題。
經濟部29日將召集「油電經營績效改善小組」,開會評估天然氣第三接收站投資案,不想再讓中油賺一手的台電躍躍欲試,強調自己是國內天然氣最大用戶,不能讓企業命脈被中油「掐住」咽喉。
身為台電與中油主管機關,面對油電爭先恐後搶蓋天然氣第三接收站,杜紫軍接受中央社訪問時,不願意選邊站,強調經濟部對中油或台電誰來興建接收站,目前「沒有定見」。
不過,杜紫軍強調,在核四封存沒有解封正式營運前,每度成本3.8元的天然氣成為補足電力缺口的主要選項,北部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勢必要興建」。
他說,中油與台電兩家公司都很想蓋北部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員工也很支持,因此經濟部將在29日召集「油電經營績效改善小組」開會,由這些具有管理經驗的學者專家評估,提供諮詢意見。
杜紫軍表示,原本經濟部是希望由中油和台電合資,不過中油提出疑慮指出,目前已有兩座天然氣接收站,如果第三座接收站合資,調度恐會產生問題。
不過,台電認為,自己是中油進口天然氣最大用戶,每年台電支付給中油的天然氣燃料費高達新台幣2500億元,約占全年營收的1/4,台電「等於縮衣節食,幫中油在打工賺錢」。
台電更指出,如果由台電興建,電費每度可降0.4角,家庭每年電費可少240元。
杜紫軍說,如果可以將中油天然氣事業部整個分割出去、民營化,再由台電投資,可以解決一部分調度疑慮,但要等中油完成民營化,恐怕緩不濟急,以目前情況,經濟部會以企業經營效率,國家能源安全問題考量由誰出線。
耗資高達新台幣500至600億元的北部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位於桃園大潭發電廠旁,供氣規模600萬噸,將分兩期投產,工期估約10年完成。(中央社)
關鍵字: 財經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