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眾議院改選,自民黨大勝,安倍不但能延續三支箭政策,經濟上外資也持續看好,這些都是他明年地方選舉的籌碼。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是眾議院選舉最大贏家,除了繼續用貶值刺激經濟,也將暫緩第2波調漲消費稅,以拉攏民心。 (來源.法新社)
靠著政治精算,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十二月十四日在眾議院改選中大勝,拿下二百九十一席,遠超過二百六十六席「絕對安定多數」門檻,若加計夥伴公明黨的三十五席,首相安倍晉三所代表的執政聯盟,順利拿下過三分之二「修憲門檻」的席次。
雖然選前民調早已顯示這將是一場一面倒的選舉,但弔詭的是,安倍此時民調支持度卻是上任以來新低,只有四二%,卻能掌握三分之二的國會席次。
這場大勝,與安倍選前精算有關。
適逢冬天大雪降低投票率、人民政治冷感、在野不團結、組織戰中的關鍵角色——營建、農會等利益團體動員強,自民黨也打出要民眾支持暫緩調高消費稅的口號,成功喚起了民眾對消費稅的厭惡心態。
而整場選舉的最大贏家就是安倍本人。不僅順勢累積新政治資本,也取得日本民眾願意支持他繼續推動「安倍經濟學」。
專研東亞政治經濟學的史丹佛大學政治系學者利匹斯(Phillip Lipscy)認為,說穿了安倍這次啟動改選的理由,就是清理自家派閥、鞏固領導中心。與前首相小泉純一郎,當年因自家黨內派閥反對郵政改革,憤而解散國會,幾乎如出一轍。
高民意支持的先做
TPP、電力改革、引進外勞
接下來最重要的工作,安倍極可能會採取最容易進行和民意支持度高的先做,在新民意支持下,首要目標可能將是貿易談判、電力及勞動市場。
加速進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是重要的一項。安倍在選前就放話,將積極授權貿易部門與美國盡早達成TPP談判,這項貿易協定如果順利過關,對日本消費力將大幅提升,因為在傳統的高關稅和貿易保護措施下,日本家庭食品支出價格,占了總支出一四%,高於英國的九%與美國的六%。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Want something else to read? How about 'Grievous Censorship' By The Guardian: Israel, Gaza And The Termination Of Nafeez Ahmed's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