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訊股票消息 滬深兩市早盤小幅高開,截至開盤,滬指高開0.51%,報3189.09點,深成指高開0.50%,報11051.95點,創業板高開0.19%,報1704.10點。行業板塊方面,運輸設備、券商
和訊股票訊息 滬深兩市早盤小幅高開,截至開盤,滬指高開0.51%,報3189.09點,深成指高開0.50%,報11051.95點,創業板高開0.19%,報1704.10點。行業板塊方面,運輸設備、券商、倉儲物流、保險、環保、通信設備、建筑、銀行、有色等板塊漲幅靠前,互聯網、石油、礦物制品、煤炭等少數板塊小幅下跌。
方正證券(601901,股吧)認為,盡管ipo繼續使二級市場資金處偏緊局面,短線大盤仍難大幅走強,但a股市場以改革為基礎的行情未變,大盤中長期向好不變,產業政策給市場帶來結構性主題投資機會,市場人氣得以維系,大盤繼續以抵抗式整理方式,以時間換空間。不追高,把握結構性機會為主,逢低關注電力、運輸、通信、節能環保、醫療及近期超跌企穩股交易性機會,回避近期漲幅過高強莊股及垃圾股。
相關閱讀
國企改革頂層設計將上報中央 試點企業仍將受追捧
據中證報21日報導,國企改革頂層設計中,已經成熟的包括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在內的幾個方案會爭取在春節前推出,目前方案正上報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審批,並最終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討論。
據悉,目前四項改革試點方案已下發至相關企業開始部署實施,下一步在總結第一批經驗的基礎上會進一步擴大;員工持股將選擇部分央企試點后推開,有可能會選擇原來部分試點企業或其他一些競爭領域的企業進行試點。
華泰證券(601688,股吧)研報指出,從去年12月主題板塊的市場表現來看,受國企改革整體方案春節前出臺預期帶動,國資改革指數上漲9.7%。從7月中旬央企第一批試點名單公布至今,試點的六大集團下屬的大部分上市公司漲幅已超過1倍,隨著后續改革方案步入實施,六大集團下屬的上市公司有望再次得到市場追捧。
資料顯示,中國醫藥(600056,股吧)下屬上市公司為國藥一致(000028,股吧)、國藥股份(600511,股吧)、天壇生物(600161,股吧)、現代制藥(600420,股吧);中國建材下屬上市公司為北新建材(000786,股吧)、中國玻纖(600176,股吧)、洛陽玻璃(600876,股吧)、方興科技(600552,股吧)、瑞泰科技(002066,股吧);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下屬上市公司有中成股份(000151,股吧)、國投新集(601918,股吧)、國投電力(600886,股吧)、中紡投資(600061,股吧)、津膜科技(300334,股吧)、立思辰(300010,股吧)、福瑞股份(300049,股吧)、國投中魯(600962,股吧);中糧集團下屬上市公司為中糧地產(000031,股吧)、中糧屯河(600737,股吧)、中糧生化(000930,股吧)。
gdp增速創24年新低 降準降息預期升溫提振地產板塊
昨日,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中國去年四季度gdp同比7.3%,預期7.2%,前值7.3%。中國四季度gdp環比1.5%,預期1.7%,前值1.9%。中國2014年gdp同比增速7.4%,預期7.3%,2013年為7.7%。2014年中國gdp增速創下1990年以來的新低。
另外,2014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95036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0.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9%),增速比1-11月份回落1.4個百分點,比2013年回落9.3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64352億元,增長9.2%,增速比1-11月份回落1.3個百分點。住宅投資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67.7%。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年末貿易順差及基建投資增長對經濟起到了一定的提振作用。但是gdp環比增速大幅降低,反映下行壓力明顯。大宗商品價格暴跌加劇通縮壓力,工資增速放緩,均指向需求不足帶來的負產出缺口。未來穩增長需要更有力度的寬鬆政策。
花旗高級中國經濟學家丁爽表示,今年首季中國經濟增長不樂觀,預計gdp增長率或跌至7%以下,在低通脹而央行又無行動之下,實際利率仍在升,預計下月會降息。
中金公司也認為,2014年12月和第四季度gdp增速顯示低位趨穩跡象,但2014年12月工業增加值反彈幅度較大,部分原因是2014年11月的低基數因素,另外經濟增長動能仍處低位,實體經濟利率水平仍高,貨幣政策仍須繼續寬鬆。
傳央行超量續作mlf 春節前資金面料不緊張
昨日,市場又傳出央行“放水”訊息。此次央行不僅為浦發銀行(600000,股吧)、興業銀行(601166,股吧)到期的mlf(中期借貸便利)進行續作,而且續作規模超過各行原規模。其中,浦發銀行到期200億,續作400億;興業銀行到期300億,續作500億。證券時報記者就此向上述兩家銀行核實,截至發稿未獲得明確回應。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此次央行加大了mlf的續作力度,釋放了貨幣寬鬆的信號,預計春節前資金面不會緊張。對於mlf續作傳聞對市場資金面的影響,廣發銀行金融市場部資深債券交易員顏岩表示變化很小,“盤面上四點左右有部分農聯社、城商行等小型金融機構開始出錢,一種可能是早市已經買入資金,下午傳聞導致資金面寬鬆,分行層面又有資金進入,就把當日多余的資金賣出。”
國信證券(002736,股吧)發布快評認為mlf等結構性貨幣政策繼續使用,意味著全面降準的時點進一步推遲,但央行降準的必要性一直存在。“今年基礎貨幣缺口較去年明顯擴張,我們估算近3萬億,預計第二季度國內資金面趨緊的壓力會更大,市場可能迎來全面降準。”國信證券宏觀分析師表示。
民生證券研報認為,央行超量續作mlf旨在對沖外匯占款的下降。去年12月外匯占款負增長1000余億元,mlf作為中期流動性工具可以對沖外匯占款下降留下的基礎貨幣缺口,未來不排除央行創設更長期的非公開市場流動性投放工具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