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巡傳奇「大白鯊」德星艦後天除役
2015-01-29 12:07:07 聯合晚報 記者洪哲政╱即時報導
海岸巡防署有一艘由日本建造的德星艦,成軍37年來在海上履次偵獲重大毒品走私案,被稱為「海關第一艦」,早年私梟海上通聯行話代號則管它叫「大白鯊」,當年出走海外的「異議份子」許信良,民國78年間偷渡返台,就被德星艦在海上攔截查獲,讓當年專搞情治監偵的警備總部,都派人上船見習。這艘「名艦」背景有台、日斷交後特殊的外交典故,當年的火力武裝更甚今日海巡艦艇。德星艦去年12月完成最後一航次巡護勤務後,將在後天舉行除役典禮,讓大白鯊走入歷史。
民國63年海關準備汰換艦艇,希望建造600噸級的大型巡緝艦,但當時國內船廠沒有建造實績,所以開國際標,當年由日本旭光船舶株式會社得標。但我國在民國61年已與日本斷交,當時為了避開中共監控,日方因此選擇獲日本海上保安廳認證,但偏遠隱密的東九州臼杵造船所來興建。
當年在台、日斷交的情況下,德星艦在日本舉行命名下水典禮,日方特例准掛我國國旗與日本國旗,新艦艦艏還懸掛了海關的機關艏旗,日方不但稱我「中華民國」正式國名,台日雙方官警齊唱兩國國歌,成為台、日斷交後,官方場合上唯一出現兩國主權象徵共存的紀錄。而且新艦是按日本海上保安廳500噸級巡視船規格打造,艦上配備一門40公厘砲、12.7公厘機槍、7.62公厘機槍各兩挺,是我國早年火力最強的緝私艦。
德星艦早年在財政部關稅總局服役,艦上兩具西德製柴油主機性能奇佳、堅固耐用,在海關服役20餘年竟未曾故障,曾經在其中一車保養下,艦艇只開動其中一具主機推進,就出海偵巡,最大航速近21節,因此在海上查緝走私無往不利,破獲走私案不勝枚舉,被官方譽為「海關第一艦」,私梟在海上通聯時,見到德星艦白色船影,就狂呼「大白鯊來了,快走快走!」
德星艦在民國89年海巡署成立後,撥入南部機動海巡隊,成為海巡艦艇,40砲被拆下換上20機砲,在眾多新艦輩出下,德星艦仍然屢破大案,近年最著名的案例,是民國101年8月天秤颱風侵襲南台灣前夕,德星艦以35歲艦齡,頂著超過10級狂風、浪高5米,在高雄港西南方210浬海域執行埋伏勤務,緝獲「宏吉裕七號」漁船走私205塊、重80公斤的高純度海洛英,市價高達24億元。
德星艦自66年11月交船服役開始,艦齡已37年,為表彰德星艦與執勤官警在我國海域治安上的貢獻,海洋巡防總局將在後天上午在高雄海巡隊碼頭舉行退役典禮,預定由海巡署長王崇儀主持,並邀請德星艦歷任艦長、艦上服務的官警、眷屬觀禮,同為德星艦傳奇畫下句點。
海巡德星艦是按日本海上保安廳500噸級巡視船規格打造,當年成軍時,艦上配備一門40公厘砲、12.7公厘機槍、7.62公厘機槍各兩挺,是我國早年火力最強的緝私艦。圖中可見早年海關人員操控40砲,砲長、瞄準手、迴轉手、傳彈手一應俱全。翻攝海關艦艇誌
分享
當年在台、日斷交的情況下,德星艦在日本舉行命名下水典禮,日方特例准許懸掛我國國旗與日本國旗,新艦艦艏還懸掛了海關的機關艏旗。翻攝自海關艦艇誌
分享
海巡署德星艦早年在私梟的行話中,被稱為大白鯊,在被監控的通訊裏,常聽到走私船向同夥狂呼:大白鯊來了。海巡署提供
分享
Recommended article: Chomsky: We Are All – Fill in the Blank.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