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即時/要聞/要聞
 
學者:防疫應跨界研議 關懷生命
Mar 11th 2015, 13:53

學者:防疫應跨界研議 關懷生命

2015-03-11 21:53:00 中央社 台北11日電

台大公衛教授金傳春表示,今年禽流感是台灣史上最嚴重的一次,起初未廣邀專家共議,尾聲仍應完成研究與因應模式建置。她與荷蘭專家都堅信人道撲殺防疫,更是生命關懷。

農委會11日全天舉辦「2015年家禽流行性感冒預防與控制國際研討會」,直到晚上結束。

台灣今年初爆發的禽流感疫情,一次發生4型病毒,除舊型的H5N2,新型H5N2、H5N3、H5N8等3型是首次發生的6個鹼基的高病原性禽流感;目前農委會認為H5病毒來自韓國,另有國際學者分析台灣野鳥病毒傾向認為與日本較接近。

其次,新型H5N2是否來自候鳥或是在地舊型H5N2變異,官方與專家看法也不同。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所長蔡向榮會後受訪表示,都可以再研究,包含對於鵝的致病及致死率高,對鴨與雞表現不同,都可以再研究;目前除已公布野鳥及鵝身上所驗出的病毒基因序列,雞與鴨的病毒基因序列分析出來後也會公布。

農業科技研究院副院長楊平政則認為,鴨種、年齡、病毒量,都會影響病毒的表現。

金傳春指出,2003年台灣爆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時,前疾病管制局局長蘇益仁隨即邀集流行病學、病毒等所有相關專家,與美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CDC)視訊會議,且每天開會持續研議,所以可以推出快篩等方式因應。

她強調,疫情發生可以有不同意見,但所有人要同心協力,當1月初確認禽流感爆發時,就該邀集流行病學專家、獸醫、畜牧界、野鳥領域等跨領域專家共議對策,並搜集病毒等資料;如今雖已是疫情尾聲,相關病毒搜集不齊,但是很多試驗及專業研議還是要做,並要培養歷經3到5次疫情實戰經驗的新世代流行病學專家。

不只動物保護界,金傳春說,防疫是國際責任,撲殺作業是防疫工作及有關生命關懷更高層次的事,也不能等疫情轉為禽傳人時再來研究與研議對策,未來動物與人之間的流行病疫情研究應合作交流。

荷蘭2003年因應H7N7疫情,撲殺3000多萬隻家禽,當初1600位撲殺作業人員半數出現抗體,並有獸醫師感染死亡,當時指揮作業的專家Harm Kiezebrink今天在會議上說,二氧化碳、水性泡沫及含氮98%泡沫都可以撲殺家禽,但後者可減少作業人員接觸病毒,讓會憋氣的鴨及鵝更快斷氣。

由於今年疫情爆發,大量撲殺當下,動保團體拍攝到雲林因人手及訓練不足,有未致死送化製的不人道與不符合防疫標準的缺憾發生,並引發國際組織關心,去函政府。會中含氮98%泡沫新撲殺方式,引起農委會副主委王政騰關注,詢問作業方式,但尚未決議採用。

會後,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說,HarmKiezebrink的資料顯示,含氮98%泡沫可讓家禽在40到81秒間沒有動靜,15到30秒會先昏迷。

朱增宏轉述,Harm Kiezebrink的父親是獸醫,1997年在香港及印尼處理禽流感疫情感染身亡,他深信人道撲殺「是一個生命的問題」,與金傳春一樣強調生命關懷。

至於保育類野鳥驗出禽流感病毒,是否要安樂死?荷蘭禽流感專家史提格曼(Jan Arend Stegeman)說,沒遇過像台灣安樂死保育類野鳥情況,基本上建議隔離、檢驗及恢復健康做法,他表示,在荷蘭是禁止打獵、干擾候鳥。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koxhcfqr4v4f 的頭像
    kkoxhcfqr4v4f

    線上遊戲排行榜2013/2014,進擊的巨人線上看,candy crush saga外掛,正妹寫真三圍

    kkoxhcfqr4v4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