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4大滿貫賽事之一,今年1月的澳洲網球公開賽中,駐場的17名穿線師僅3位亞洲人,當中唯一的台灣人,就是1990年出生的陳柏均。陳柏均今年才25歲,已經有8年穿線經驗,擁有USRSA、CRSA、ERSA國際穿線證照與日本張人證,全台灣不到10人有如此完整的資格,去年,他更被ERSA升等為台灣地區第1位考官。
「穿線師」是一項極冷門的行業,主要任務是依客戶(選手、球員、球友)需求,將球線以適合的磅數(穿線的鬆緊)、精準地穿於球拍,讓選手有好的武器上場打仗,陳柏均指出,「穿線不難,但穿得好很難!」
他解釋:「以往若選手打不好,只會覺得自己當天狀況不佳,殊不知除了身體問題之外,器材、設備也會造成影響,例如:球拍重量的些微差異。」不過一直以來,大家只知道把球拍拿到店家穿線,老闆又總是交給門市或工讀生處理,球線穿好了卻很快就掉磅(磅數降低),穿線品質參差不齊。
跨入這一行,完全是陳柏均始料未及的事。他15歲那年,開始打網球,「原因很簡單,因為看卡通『網球王子』覺得很帥!」他笑說,對當年瘦小的自己而言,網球動作流暢且少有肢體碰撞,相對安全,「只是,起步稍晚了些。」即便是每天放學練到1、2點,他很清楚職業網球路、前進大滿貫,全部只能在夢中。
但是,熱衷網球的他把專業轉成創業基礎,取得國際穿線師證照,從球場配角作自己的主角,一樣登上夢想中的大滿貫殿堂。2013年,更與與網球教練丹于豪、球友羅仁鴻合組「MST國際穿線團隊」,組織化管理、標準化作業,以團隊模式提供賽事的專業駐場服務與網球、羽球選手個人化穿線服務。(潘姿吟/台中報導)
1990年出生的陳柏均,因為熱愛網球、穿線穿出心得,取得多張國際證照,並成為台灣第1位登上澳網服務的穿線師。林林攝
陳柏均(中)與網球教練丹于豪(右一)、球友羅仁鴻(左一)合組「MST國際穿線團隊」,隔年球友邱健寧加入,團隊提供賽事的專業駐場服務,與網球、羽球選手個人化穿線服務。林林攝
穿線師除了是球場上的無名英雄,滿手傷與繭也是穿線師的職業標記,因為穿線強調精密度、不容許任何失誤,反覆練習成了必須。潘姿吟攝
<<即時新聞動起來>>【動即時】:最鄉民的影音頻道
【蘋論陣線】:最新評論及獨立媒體每日總覽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