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批踢踢實業坊 movie 板
 
[好雷] 畫世紀:透納先生 Mr. Turner
Mar 30th 2015, 07:10, by mysmalllamb

作者mysmalllamb (小羊)

看板movie

標題[好雷] 畫世紀:透納先生 Mr. Turner

時間Mon Mar 30 07:10:02 2015

(以下暫時無雷) 《透納先生》在這半年來的大獎季中很熱門,但在台灣好像硬是沒上映?現在終於看了 DVD,首先驚嘆於本片的場景塑造、景觀取材、以及攝影的美感,畢竟本片主角就是繪畫大師,攝影當然不能漏了氣,因此我們可看到各種如畫場景,如畫的荷蘭風車、如畫的田園大宅、如畫的原野山丘、如畫的英國海岸、如畫的河濱人家、夕陽下的戰艦如一葉扁舟、山巒間的火車雲霧繚繞... 處處美不勝收!不過看劇情,我開始可以理解它為何沒在台上映了。 老實說本片並不好下嚥,因為 J.M.W. Turner這位英國浪漫主義風景畫家,在一般英國人心中不只是家諭戶曉,甚至簡直就是神!因此完全可以預期,外國觀眾看本片需要大量的「腦補」,因為太多英國人從小美術教育就知道的歷史梗與人物梗。我就算曾經在倫敦 Tate Britain 花了一整天好好地看透納的畫,看起本片來還是處處摸不著頭腦,還好是看 DVD,每聽到一個人名地名都可以趕快查一查,這才處處恍然大悟地跟上劇情。 沒有腦補,恐怕容易不知道這片在幹什麼,似乎東拍一塊西拍一塊像流水帳似地胡亂拼湊起來;有了腦補,就突然知道那許多或戲謔或無趣的日常生活戲份,似乎都在暗示透納個性與思緒的某些面向與轉變。 本片由 Mike Leigh 執導,他的舊作我不太記得,但近作如 Another Year, Happy Go Lucky & Vera Drake,都在側寫人,都混雜以 30% 以下的特定事件與 70% 以上的日常生活,這些日常生活瑣碎平凡又往往沒有配樂,就像是坐在咖啡廳觀察隔壁桌陌生人一樣,從來不需用任何直白的語言解說,而在平凡生活舉止中光靠側寫就勾勒了非常立體的人格,更棒的是還留有十足的空間讓我們觀眾自由詮釋。 本片要腦補的基礎知識,大致上去 wikipedia看幾個條目如「透納」與「浪漫主義」就知道(或是聽到藝術家名字就去查一下),我個人認為重點主題有三: 風景畫:光與未來 透納專長風景畫,包括神話或歷史主題的油畫風景畫,也包括後期迷濛如印象派一般的水彩風景畫,他尤其喜歡海邊,喜歡在野外寫生,一生致力捕捉光影,得到後世奉為「印象派遠祖」與「光影大師」,更將風景畫在英國的地位提升到與學院派歷史神話肖像畫分庭抗禮。在本片故事背景的 1826-1851 這 19 世紀初,科學與工業技術快速發展、城鄉地景快速變遷,「光」在這時代的樣貌與概念一直推陳出新,光影大師透納也要見證這時代潮流並做出回應。 浪漫主義:形式與感情 透納往往被歸屬於浪漫主義畫家(浪漫主義很愛景觀畫,但並非畫上等號),也是 19 世紀中葉英國浪漫主義運動的一員,浪漫主義的重量級藝評家 John Ruskin也在本片以晚輩毛頭之姿登場。透納本人是皇家美術學院 Royal Academy of Arts (RA) 會員,卻要用浪漫主義的理念挑戰學院派傳統,這也是 19 世紀中英國眾家新銳藝術一起挑戰 RA 學院派的百花齊放年代(最著名的還有拉斐爾前派)。浪漫主義重視自然與生活、強調感覺和想像力,和工整經典的學院派大相逕庭。同樣是景觀畫,透納的特色就是景觀畫中人面對自然的處境,是充滿感情的景觀。 社會處境:自卑與罪咎 最後,透納這人生前私人生活非常神祕,只有斷簡殘編考證出的關鍵事實(家庭出身、居住與旅遊)與假設(情婦與私生女),以及藝文界同儕的側寫(古怪、難以親近、能受敬重純因其才能)。因此本片編劇當然腦補很大,試著把透納的藝術實踐與人生課題平行寫來交相對照。我們能看見透納在藝壇裡的格格不入,也能看見他在家庭處境裡的忿忿不平,這些都是本片創造出來的透納人生課題。 以下照電影劇情順序,回顧本片十七場戲,並加上我個人有限知識背景下的主觀解讀;就如同 Mike Leigh 的其他許多電影一樣,這些對人的側寫本來就很開放,不同的人帶有不同知識背景與不同關注,也可以有截然不同的解讀: (以下開始有雷) 一:荷蘭,天堂 風車、沼澤、農婦,風中的透納下筆如有神,這裡是在歐洲一枝獨秀的風景畫天堂荷蘭,甚至 landscape 這個字就來自荷蘭文 landschap,正是透納嚮往的聖地。 (時間座標:1826,斯時屬荷蘭的比利時海濱城市 Ostend 才剛發生軍火工廠爆炸慘劇) 二:回家,人間 透納回到倫敦變了一個樣,總是鼓著圓臉憤世嫉俗難以相處,雖住喬治亞式寬敞明亮中產住宅,但口音俚俗舉止粗魯,父親駝背走路女管家還有皮膚病,往來儘是市井販夫走卒,吃的是難登大雅的豬頭豬臉,處處讓我們知道透納一家出身寒微,有體面金主上門買畫,透納父子還要戰戰兢兢努力表現。 三:私生女 透納年少也留下個狗屁倒灶私生女爛攤子,傳說中的前任情婦 Sarah Danby咄咄逼人不假辭色,渾然沒有舊情人的糾結,畢竟許多史家認為女管家 Hannah Danby 才是私生女的媽,姑姑 Sarah只是替姪女 Hannah 擦屁股而已。但見笨拙的 Hannah 睜著一雙大眼喜孜孜地跟在透納身旁,就算被性騷擾也樂在其中。 四:貴族大宅 透納已經躋身上流社會,在大宅裡是備受敬重的繪畫大師,走進大宅也要擺出最有教養知書達禮得一面,甚至連口音舉止都和在家截然不同。但畢竟有其限制,對知識性的音樂歷史所知不多,透納的美感都是靠直接的感覺,感動了唱起歌來嗓音沙啞處處掉詞,仍然與彈琴閨秀談文論藝分享一刻。與閨秀能擦出什麼火花嗎?天差地遠的透納自慚形穢,只能彼此吞吞口水黯然離去。大宅裡的其他人,表面知書達禮卻盡是表面,小姐們著迷八卦與專業詞彙,紳士們掉書包形式風格不離口,話不投機只能苦悶。 五:好友 Benjamine Haydon 抑鬱不得智的好友海登,是透納的一面鏡子,自己打起精神努力存活上流藝文界,也不假辭色不忍見好友墮落下去。過氣畫家海登,人人無情嘲笑只有透納痛心惋惜,儘管繁瑣的歷史知識不多,簡單的神話命運卻朗朗上口。神話第一次從透納口中出現,我們更將在他未來的景觀畫裡看到這命運與情感。 六:出走 Margate 聽完一場大宅音樂會,大宅聽眾不是獵奇就是衛道,皆非透納可交流藝術的心靈夥伴,只有隱姓埋名出走海濱小鎮避風港。民宿主人 Booth 夫婦雖不識藝術,卻能分享對生命的憐憫與洞察。 (Margate 自 1760s 起就是倫敦人的著名海濱度假鎮,號稱「英國第一眼日出」所在) 七:女科學家 Mary Somerville 一個科學一個藝術你來我往談論色彩,透納能與才女好友擦出火花?恐怕也未必,平日粗魯的透納畢恭畢敬想當個紳士,提及父親卑微的理髮師身分,還不忘補句「剃刀與刷子的藝術大師」,在將軍名門出身的才女面前不願矮了一截。 (馬上學了才女理論應用到事業上,出身卑微口條不順的透納,在一眾學院俊彥面前演講結結巴巴好吃力) 八:女管家 Hannah 透納在才女面前自慚形穢,粗俗的 Hannah 仰慕透納少爺更是自慚形穢,尤其看到才女談天論地,既是好奇又是羨慕,每每把握工餘時間努力讀書,只望得到少爺青睞一眼。透納能在 Hannah 面前放下身段展露脆弱與醜陋,即使仍然得不到透納的愛,能被性侵一下也混雜著苦澀欣慰與得意。 九:父親逝世 父親 William 到老都像是照顧小寶寶一般,所有家務採購調色等繁瑣工作甘之如飴閒不下來,臨終仍知道兒子雖已成為大師,骨子裡仍是個倔強小男孩,死鴨子嘴硬也不肯原諒離去的母親,父親死了也堅持不准掉第二滴眼淚。要能發洩流淚,透納只敢走向底層的妓院,與不評判客人的妓女一起探索絕望的感覺。 (時間座標:父親逝世這年是 1829) 十:皇家藝術學院 Royal Academy of Arts (RA) 走進皇家藝術學院 RA 夏日聯展,一眾上流口音的藝評、雕刻、建築師、贊助人、同輩晚輩畫家們,各個把透納當成神一般的大師,透納來逛一圈也要努力掩飾俚俗口音,行禮如儀摸大家頭讓大家奉承,唯一不奉承的是真正有才可與透納如瑜亮般較勁的 Constable,點頭之交話不投機,說不定在此透納唯一認真看待的只有他一人,其他只是逢場作戲,胡亂小試兩手粗淺招數就逗得大家樂呵呵。 (Timothy Spall 據說練畫練了很久,大概都在這場上面展現了) (倫敦 Tate Britain 浪漫主義景觀畫區,今日大概就 Turner & Constable 兩人對分) (好友海登又登場,狠嗆 RA 的保守肖像畫與歷史畫,預告一場英國藝術革命即將展開) 十一:伴侶 Sophia Booth Margate 民宿女主人喪夫守寡了,不論在家在學院在朋友間在業主大宅裡都格格不入的透納,只有在這不識透納的房東面前能平起平坐放鬆談心,可以大膽釋放自己瘋狂野性的藝術心靈,不怕死地站上船桅體驗暴風,還給鄉村醫生認出大師身分,房東 Sophia 恍若不聞,透納就是與他相扶持的男人,要築小巢還可以自己出錢買房子。在社會壓抑已久的透納,終於找到靈魂伴侶。 (但,私生女過世,透納的幸福生活仍有陰影,仍有不願面對的前罪未贖) (時間座標:Snow Storm - Steam-Boat off a Harbour's Mouth, 1842 展出,可能早就開始畫了) 十二:無畏號 Temeraire 曾救了 Trafalgar 海戰的小戰艦,如今退役日薄西山,配上夕陽西下沈入海中,正是有感情的景觀。一個時代正在慢慢遠去,另一個時代正要崛起,過往在倫敦藝壇一路碰壁的海登,也漸漸在北方新崛起的工業城們找到新機會慢慢振作,就是這些工業成美術學派將掀起英國繪畫革命。海登戲劇化的悲慘遭遇打動了透納,歷史神話海戰景觀畫已是過去,帶有感情命運的浪漫主義景觀畫,在透納心中漸漸萌芽。 (1830s 以來,英國各新興工業城市紛紛開設美術學校,包括 Manchester (1838), Newcastle (1838), Birmingham (1843) & Leeds (1846) ,這些工業城市的平民新畫家與勞工生活素材,強力撼動過往以 RA 為首的倫敦學院派上流品味) (時間座標:The Fighting Temeraire tugged to her last berth to be broken up, 1838 展出) 十三:魯斯金,論藝 年輕又自戀的 John Ruskin表面上天真不懂事,其實是初生之犢不畏虎,最能跳脫學院派的歷史主題畫枷鎖,將美術形式直指人類感情,毫不畏懼任何權威。嘴巴很硬但心有所悟的透納,開始繪畫上的暴走:蒸汽火車畫,開始從一清二楚的景觀歷史畫,走向一片迷濛,非常類似後代的印象派,因為這裡混合了微雨、蒸汽、速度,在透納的眼中就是動感地一片模糊。 (時間座標:Rain, Steam and Speed – The Great Western Railway, 1844 展出) 十四:女王夫婦,爭議 蒸汽火車畫算是透納徹底走向浪漫主義的分水嶺,滿心期待等著女王夫婦光臨皇家美術學院,誰知女王對開始瘋狂的透納畫風嗤之以鼻,很會跟風八卦的藝評與媒體開始嘲弄透納,透納能夠不憂讒畏譏堅持下去嗎?也許可以,但需要勇氣,在倫敦市中心感覺孤獨無助的透納,毅然出走和 Sophia 一起住到 Chelsea,可憐的 Hannah 還以為她可以照顧透納一輩子,誰知少爺這一走就心就再也沒留下。 十五:照相機,忘年之交 新世代,新技術,留美歸國的年輕攝影師 John Jabez Edwin Mayall 與透納一老一少,都對玩光弄影著迷不已,一場透納晚年的忘年之交就此展開。19 世紀是個工業與技術進步的年代,空間距離與空氣景觀都在變化,火車與蒸汽濃霧的光影只是其一,晚年的透納對未知的新世界越來越感興趣。 (時間座標:Mayall 從 1847 開始與透納密集交流,直到 1849) 十六:富商包畫 對透納有伯樂之恩的長年買家 Gillot 想要包畫,透納可不讓你包,要捐出去,「我要全部放在同一間,免費對公眾開放」。此時,美術學院都是精緻的歷史繪畫,不過也開始出現拉斐爾前派的藝術家在學院中少許的反叛了,儘管都不像透納這樣的類印象派來得基進,卻也在畫作主題與人物姿態上做出了變革,更加帶有令人玩味的主觀情緒。 (時間座標:這年 RA 展覽有 John Everett Millais 的 Mariana, 1851) 十七:年老病重 死前仍然想著光影,生時與房東 Booth女士共度,死後遺產還是要留給愧對一生的女管家 Hannah 。孤守老宅的 Hannah 在透納死前才知道他在外有了別的女人,等到了遺產卻沒等到人。 (時間座標:透納臨死前嚮往的「光影大教堂」水晶宮,1851 夏季落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173.11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27670605.A.768.html ※ 編輯: mysmalllamb (1.171.173.110), 03/30/2015 07:28:33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koxhcfqr4v4f 的頭像
    kkoxhcfqr4v4f

    線上遊戲排行榜2013/2014,進擊的巨人線上看,candy crush saga外掛,正妹寫真三圍

    kkoxhcfqr4v4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