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商業周刊 - 專欄部落格文章
先進觀念 輕鬆掌握 
痛罵孩子改變不了任何事!每個父母都該學的「不罵人」教養術
Dec 31st 2014, 05:59, by 陳姝伶, 余怡菁

給孩子第二次機會

兒子九歲的時候,有一次說我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當我問他我做了哪些事讓他有這種感覺時,他只答了一句話:「因為你總是給我第二次機會。」

打自孩子已經很清楚知道媽媽是說一不二的人,而且也慢慢有自我約束的能力時,當制定新的規則後,執行上,我的確是給孩子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機會。

孩子六歲和八歲時,常常在放學回家後,把襪子扔在客廳,東一隻,西一隻。告訴他們襪子不要亂丟,完全無效。仔細檢討,我的指令也不明確,我並沒有說清楚要把脫下的襪子放哪兒。所以,我和他們溝通,講好了從車庫門進來的洗衣機上的籃子,就是襪子的「歸宿」。

但他們還是忘了。幾天之後,我們又檢討了。我提出為了「幫」他們記得這件事,要定一個規則:亂丟襪子是要承擔後果的。

因為兒子和女兒在乎的事不一樣,所以規則裏兩人的「後果」也不相同。針對兒子,我提出:「地板上找到一隻襪子,就一天不能玩電腦。兩隻就兩天。」兒子馬上抗議:「襪子是一雙,只能一天。」 「好,就一雙一天。」

女兒因為每天都要抱皮卡丘布娃娃睡覺,所以條件就是「皮卡丘没收一晚」。

我對孩子講得很明白:「這些後果不是要處罰你們,是用來提醒的。要不要亂丟襪子,承受這些後果,是你們自己的選擇。」

大家都同意隔天開始生效。

第二天,回到家,兩人都忘了。不能玩電腦,不能抱皮卡丘睡覺,兩人都很難過,但也没吵,因為過去的經驗吵也沒用。我對他們說:「媽媽了解一個壞習慣要去除,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決定給你們第二次機會。規定明天再開始。」兒子女兒開心的連說謝謝。

隔天,又忘了。我給他們再次的機會:「好習慣的養成需要時間,所以今天仍然不算。你們要加油。不可以利用媽媽的善意」。兩人很高興的答應。

第四天,回到家,進門之前,我提醒:「想一下要作什麽?」 兩人乖乖的脫襪放好。又提醒了兩、三次之後,習慣了以後,襪子的事件就解決了。

在孩子年幼時,父母的管教是要「説話算話」,以免孩子混淆。但隨著孩子的成長,管教的方式要隨之調整,而且是朝著培養孩子自主自律的方向前進。零至六歲,父母要言出必行,孩子才不會困惑。七歲以後,為了訓練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可以給孩子第二次機會,讓他慢慢的學習自己管理自己。不過年紀不是絕對的,主要視孩子的成熟度,父母可以自己拿捏。

父母一方面定下規則,樹立威嚴;另一方面對改變行為的難處,展現體諒。恩威並施,孩子會覺得父母是合情合理的人,自然敬愛有加。但如果孩子會一再賴皮,表示他不懂規則的真義,也許還不適合給第二次機會。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koxhcfqr4v4f 的頭像
    kkoxhcfqr4v4f

    線上遊戲排行榜2013/2014,進擊的巨人線上看,candy crush saga外掛,正妹寫真三圍

    kkoxhcfqr4v4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