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台灣農村陣線、捍衛農鄉聯盟及桃竹苗等地農民赴行政院,就中央片面宣布明年一期稻作停灌休耕政策表達質疑立場,並提出完全補助、工業合理購水價格、旱作取代休耕、政策重新協調及檢討水資源分配等五大訴求。
國內缺水,政府調撥農業用水以供應工業及民生用水,宣布部分地區明年休耕一期,引發農民不滿。雖然政府提出一甲地補助8萬5千元,但許多代耕業者表示「看的到吃不到」。
農民徐同權表示,農委會雖表示有書面契約即可由耕作人領取補助,但大多數的農民與地主的租賃關係都僅是口頭約定,且農民擔心地主隨時收回土地,沒人敢向地主拿補助,因此政府提出的補助政策
根本是在製造農民與地主的對立衝突。
律師詹順貴說,政府官員並非事先和農民溝通就粗糙做出休耕決議,影響許多農民生計,這和政府提出的「小地主大佃農」、「青年返鄉務農」相衝突,年輕人認為農業沒穩定收入,讓更多人不敢從事農業,且農地休耕、人力停擺,更不需要即將要開放的「農業外勞」。
詹表示,依《水利法》規定,農業用水順位本來就優於工業用水,但政府是否該想,工業在政策的憑白獲利下,是否該提高工業用水的水費,提出部分預算來補貼農民?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黃淑德更批評,政府將農業用水調撥給工業,但為何還要供水給有海水淡化技術的六輕?很明顯是業者不想付錢。另外,政府宣佈休耕,未來可能要會有中國基因改造米、越南米、福島輻射米等汙染米進來台灣,根本無法做到境外管制,而糧食自給率降低的同時,正是政府明後年談加入TPP時有政治的正當性。
今天農團提出五大訴求,首先,政府補貼對象應包含農業上下游從業人員,如育苗業者、代耕業者、倉儲運銷業等;休耕的完全補償應由工業一力承擔;鼓勵旱作取代休耕;政府邀集農業從業人員針對休耕政策及補償方案重新協商;最後,政府應重新檢討水資源分配,其中包含工業用水價格、高耗水工業轉型等。(蔡孟修/台北報導)
<<即時新聞動起來>>【動即時】:最鄉民的影音頻道
【蘋論陣線】:最新評論及獨立媒體每日總覽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