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軒廷
最近報載,台灣明年將面臨工作年齡人口衰退,勞動力下滑,連帶將產生一連串經濟、社會負面衝擊。
筆者從社會動態及報章雜誌學者專家研究的報告中,發現多年來,從出生率到人口老化,所引起的國家競爭力衰退,人民的幸福指數降低等等,簡單的分享下列幾點以供參考。
一、國家的競爭力與勞動力、研發率、創新,有絕對的關係;而勞動力與勞動人口成正比,勞動人口與出生率相關連;國家政策的方針也影響國家的強盛,如早期台灣領導人只想反攻大陸,所以一切建設只得投入軍備,民生建設自然減少;中國大陸在鄧小平以前也是如此,但改革之後突飛猛進,偃然大國掘起;臨近的北韓始終未改革,所以仍然落後,國民所得很低,據韓聯社報導,南韓統計廳日前發布年度「2013北韓主要統計指標」報告。資料顯示,截至2012年底,北韓人均國民收入為137萬韓元(約合人民幣7841元),南韓為北韓的18.7倍。可見國家政策影響人民的生活有多大!
二、目前台灣的勞動力1,101萬9千人(2013年11月經濟部資料),但相對的從1997年以後更下降為全球最低生育水準的國家之一及人口老化全球第一。近30年來台灣人口老化對平均每人GDP成長的負面影響逐漸顯現,由於人口結構持續老化,亞銀預估,2011至2030年,大部分亞洲國家將由人口紅利階段邁入人口負擔階段。台灣面臨退休潮,勞保局恐怕會倒閉,改採年金制度即是最好的明證,人口老化的原因是壽命延長,使得老年人數量增加,生育率大幅下降的趨勢,進而造成人口老化。所以台灣的人口年齡組成,因死亡率與生育率先後下降而有幼年化與老化的轉變,可見的未來勞動力勢必減低。
三、為何少子化,當然很多因素所造成,但有一項很重要,就是離婚率很高,筆者借用一位網友所說「單親家庭是非常辛苦的,因此現代年輕人看到這種現象,與其結完婚,有了下一代再離婚,倒不如不要結婚,因此現代已適婚年齡的男女單身貴族將近有150萬人左右,是相當可怕的現象。」生育率偏低,根本原因還是正值適婚年齡的年輕人對生活方式與思維觀念不一樣了。
四、台灣近年高等教育快速擴張,就是政府一手鼓勵學生「盡量唸書」,結果現在勞動力不足,轉頭發現25歲以下勞參率太低,高唱「教育與就業多元接軌」,但要如何「接軌」仍是個大問號。
五、政府明知台灣勞動力危機,研修人口政策綱領,政策卻非常空洞,讓人擔憂最終恐淪為口號,未針對少子化修正;至於提升婦女勞參率,國發會再次拋出「彈性工時」,也未排入這次勞基法「大修法」之列。
誠如記者余佳穎一文《失落十年,口號能救人口危機?》人口、人力牽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命脈,政府生育政策慢半拍,台灣人已經付出慘痛教訓;現在面對勞動力恐不足,政府應該站在更廣、更高角度思考,不是搬出半調子的口號政策。筆者完全同意!
●NOWnews「今日論壇」徵稿區→http://www.nownews.com/write/
●來稿或參與討論的文章也可寄至public@nownews.com
(作者郭軒廷,為退休人員。本文為NOWnews.com網友提供,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版權為作者所有,請勿隨意轉載。)
關鍵字:
Recommended article: Chomsky: We Are All – Fill in the Blank.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