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遭殺害 南非引進無人機防盜獵
2015-03-25 16:36:09 台灣醒報 台北報導
犀牛角在亞洲可賣到高價,因此屢遭盜獵,導致犀牛數量大量流失。(photo by Valentina Storti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分享
無人機不僅可被用來送貨,還可協助非洲對抗盜獵。由西班牙研發的輕量無人機除了低成本,續航力也可長達1小時,可節省過去直升機或地面人力巡邏所耗經費與時間,未來可成為防止盜獵新興工具。目前已引進至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內。
該款「Keros 1」無人機是由4名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與Hemav公司合作設計。經理卡洛斯‧費拉茲表示,過去雇用飛行員駕駛直升機去巡邏國家公園耗掉龐大預算,改以無人機取代,可在很短時間內到達有異常的現場進行巡邏,節省大量時間與經費。
【無人機功能強大】
「Keros 1」的規格包含內建熱感影像儀、聲音辨識與數據處理功能,可即時回傳拍攝到的任何異常活動資料,機身材料由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製成,因此重量輕,時速也可達55公里,內部電池續航力則可達1小時。
設計人員亞瑙‧葛西亞表示,「無人機由基本零件組成,方便拆解與維修,其動力來自於電池,所以飛行時十分安靜,機上導航功能可執行野外任務並記憶行經路線,以便人員了解其巡航路徑及相關數據來源。」目前Hemav也正嘗試推廣無人機到其他國家,除了南非外,巴西與亞洲等國家公園也表示有興趣。
【阻止犀牛盜獵】
「世界自然基金會」統計,在2009年遭殺害犀牛數量為122頭,但該數字在2012年卻爆增至338頭,自2008年起至今,南非因盜獵已失去2,600頭犀牛,有關單位也表示,犀牛數量大量喪失可能將導致物種滅絕。
犀牛角在亞洲被視為中藥一種,不法盜獵者經常將盜獵犀牛角磨成粉或製成藥片出售,用來治療鼻血、中風與驚厥等症狀,但犀牛角療效至今未被證實。近年來,非洲各大國家公園則已開始尋求各種方法防止犀牛盜獵。
葛西亞認為,各大國家公園目前面臨主要問題,是公園必須隨時觀察犀牛分佈狀況以及防止有心人士擅闖保護區域,「過去有關單位透過直升機進行巡邏,但並無法照顧到樹蔭下方等死角,且耗資也過大,」她表示,如今無人機則可解決上述困難,勢必可取代直升機成為防止盜獵新興工具。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