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andrewXu@flickr, CC BY-SA 2.0
還記得當我鄭重地向周遭的人宣布:我要到阿布達比工作,親友們一頭霧水不知道我到底在說哪裡!
後來我發現,一定得改口說杜拜,大家才知道原來我說的是中東。但當我再進一步解釋,阿布達比和杜拜屬於同一個國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nited Arab Emirates,UAE),大夥兒腦海中卻浮現出曾和台灣有邦交的沙烏地阿拉伯(Kingdom of Saudi Arabia,KSA),殊不知這是兩個天南地北的世界。
大部分台灣人印象中的中東就是一個充滿戰亂、男人可以娶四個老婆,女人社會地位低落的一個回教社會。當妳(特別是女孩子)不信奉伊斯蘭教,不會說阿拉伯語,卻說要到中東去工作時,會舉雙手反對的,通常是真正愛妳的人。這種反對出自於本能,夾雜著愛以及因陌生與不解所產生的恐懼與迷思。事實上,中東各個國家的穩定度、社會開放程度、對外來民族的包容度各異,無法一言以蔽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沙烏地阿拉伯就是兩個極端的代表。
比較開放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以下簡稱 UAE)是個有極多外來人口的國家,外國人佔了全國人口的 80%以上,最大宗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南亞民族就佔了快六成。西方人比例雖然較低,但因為外來種族繁多,共通性強的英文順理成章成為生活必備的第二語言。
在篤信回教的 UAE,處處可見教徒遵循著每日禱告五次,不吃豬肉、不喝酒的的宗教規範,街道、學校、百貨公司皆有清真寺或禱告室,走在街上很常可聽到經文頌禱聲。至於飲食上的規範呢?如果你一定得吃豬肉,只能在特定超市、或者某韓國餐廳的韓文菜單上找到!(註1);如果想喝酒,大部分飯店為因應往來頻繁的各國商務人士與旅客,都會提供酒精性飲料,但要是你想把酒買回家品嚐一番,則必須持有酒證才可以購買。(註2)
註1:英文菜單通常是不會有豬肉料理的,所以韓國菜單上的豬肉料理有點像隱藏式菜單的概念。
註2:雖然規定很嚴,不過多數的外國人都知道哪些地方不用酒證,也可以把一箱箱的啤酒和一瓶瓶的烈酒帶回家;賣酒的地方通常盡可能低調,但欲蓋彌彰的黑色不透明窗戶,以及黑色塑膠提袋,往往更引人注目。
回教國家男女間的界線本來就比較嚴苛,但女性在回教國家的社會地位一定很低落嗎?
其實女性身分在 UAE,某些情況下會受到特殊禮遇,尤其是在搭車時,司機可能會讓女性優先上車;若是搭乘公車,前兩排座位也有女性專屬特區。另外,凡是在購物排隊或招攬計程車時,有時男性也會先把機會禮讓給女性。
對在這工作的外國女性而言,生活上並不會特別感受到歧視,但遇到性騷擾的機會還是遠大於台灣,主要原因是台灣女性比起當地女性,更顯得友善及可親近(保守的回教女性會避免肢體接觸、也不會與男性握手),因此,不習慣兩性互動的男性常會將基本的社交禮儀當作是有機可乘,例如握手時握得特別久,或藉機一握再握。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